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6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77节 (第1/7页)

    由此,可以得到张载基于“太虚气本论”得到的“性二元论”的全部公式。

    第一公式组:

    1太虚 气=性

    2性 知觉=心

    3(太虚 气) 知觉=心

    第二公式组:

    1太虚 气=性

    4太虚的湛一之性 气的攻取之性=性

    5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人性

    第三公式组:

    6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 知觉=人心

    所以明白了吗?

    张载把至善归为天地之性,而人性的气质之性则是善恶相混,这就为历史上关于人性的善恶找到了合理的解决办法。

    一方面,张载继承孟子的性善论,承认人性本善,但是另一方面,本善的人性中恶从何来却是孟子性善论始终无法解决的问题。

    张载将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既保证了人性善的先天依据,也说明了人性恶的来源,暂时解决了儒家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

    而眼下张载的“太虚气本论”已经被姜星火证伪,张载的“性二元论”先天推导上,就塌了一半。

    所以反方的辩手们才这么着急。

    要是另一半也塌了

    “天地间就是一个道理,性便是理!”

    杨士奇佯作镇定,大声道:“人之所以有善与不善,只缘气质之禀各有清浊,便是用这细胞来解释,也是爹生娘养各自带出来的。”

    “谬矣。”

    姜星火只是摇头:“以性求性,妄意有一物可指,终失面目。”

    “以性求性,以气质之性求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