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68节 (第7/9页)
为核心论点,而曹端则一开始就以《周礼》为核心进行反驳,坚持崇古不变。 姚广孝迁延到“变通的关键在于人”,曹端反驳“礼就是用来约束和划分人的”,姚广孝说刘邦、刘秀等人都是随着时代而改变的,曹端反驳说“礼是天地、先祖、君师的本源,周礼和三纲五常都是天理,是永恒不变的”。 最后,姚广孝则通过一系列逼问,直接挑明了问曹端“记载和反映了三代历史的六经,到底是不是真实的”。 辩论的最后一个问题来到了这里,如果是真的,那么曹端赢,说明礼就是天理,永恒不变,后人只能顺着发展;如果不是真的,那么姚广孝赢,六经都是假的你跟我说什么周礼是天理? 你家天理是人造的? 事实上,只要【六经皆史】这个论点得到证明,那么理学的道统论的根基就会被动摇。 之前介绍过理学的道统论,是从先王一直延续到孟子,由中唐韩愈进行古文运动时提出,继而被北宋五子发扬光大。 那么,其实有个问题没说透,为啥要把儒家道统从先秦孟子直接跨过汉唐,跳到理学这里? 因为汉儒以来内法外儒宋儒觉得不纯,所以直接给开除儒籍了。 “我们宋儒的道统不从你们汉唐继承,直接找孟子他老人家去。” 这就是北宋五子的想法,也是孟子地位被一路抬高到“亚圣”的原因。 但问题是,你们理学,可以把汉儒唐儒给开除儒籍,可如果道统这种东西追根溯源到了三代君师那里就是错的,你们能不能把三代君师都给开除儒籍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