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68节 (第8/9页)
不能,因为刚才说了,朱熹已经明确了孔子的地位低于三代君师,在道统传承顺序上也是如此,根子上烂了,那可就真烂了。 而姚广孝这手最后的杀招,自然也是姜星火研究出来的。 【六经皆史】这个论点,一直都有,但直到清末,才逐渐发挥了影响力,继而对理学造成了重创,这是有历史经验证明确实管用的招数。 因为一旦这个命题成立,就说明六经的本来面目只是上古王官所记官书,是有曲笔和文过饰非的,权威不够绝对。 权威不绝对就是绝对不权威。 一开始【六经皆史】还认为六经是“信史”,或者说还是待“证而后信”的可靠史料,但即便如此,就已经动摇了理学道统,因为这在观念上将其与其他著作平等看待,抹杀了其神圣性,从而松动了六经高踞理学意识形态权威的地位而在此以后,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三代的文物、墓葬、史料逐渐增多,胡适、钱玄同、顾颉刚等人发起了“古史辨”运动,通过对六经所载古史的考辨,揭示出“古史层累造成”的真相。 当然了,眼下如果只有姜星火给出的【六经皆史】的论点,虽然超前,但如果无法证明,那么依旧不能动摇理学的道统。 可现在,姚广孝手里偏偏捏着能证明【六经皆史】的东西。 曹端并不清楚这点,他还在尽自己最后的努力。 “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承载天地之道、圣王之法。” “六经虽为人着,然乃天地至理之化身,与后世史书,不可概一而论也。” 事实上,统治了汉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