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 (第4/8页)
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天下长冶久安、大越不受侵侮,黎庶百姓安居乐业,难道单纯是为立规矩而立规矩?此时山河残破,虏兵肆虐践踏屠戮,半壁江山岌岌可危,当旧的规矩不能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重新梳理哪些规矩需要维持下去,哪些规矩需要适时进行改变。我们所做的一切,无数将卒前赴后继、为之浴血奋战,不是为了驱逐胡虏、收复中原,使天下重新步入长治久安的正轨吗?在这个根本前提,还有什么陈规陋矩是不能破除、更改的?本与末,我们不能再倒置了,此时还固守旧规,不是舍本求末吗?” “……”程伦英神色一凛,朝徐怀长揖道,“我这些年任仕地方,随波逐流、庸碌无为,心思也困顿疲乏,茫然不知出路何在,今日得徐侯赐教,眼前豁然开朗……” 诸事不能拘泥于旧规,一切都要围绕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事情,抓住最主要的矛盾,因时因势,因变应变的制定最适宜的新政新策进行实施,在徐怀看来是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情。 这些理论,对程伦英内心却造成极强烈的冲击。 换作以往,程伦英是很难走出固守观念的,对徐怀这些言论多半会不屑一顾。 汴梁沦陷以来,大越半壁江山已然破碎,半壁江山岌岌可危,中原三四千万民众流离失所或惨遭屠戮。 这种种惨状,程伦英都看在眼底,也一直为黯淡无光的未来夙夜难眠、寝食不安,却苦思无策。 程伦英此时听徐怀这一番言论,也真是“哗”的一声将他多年来的困顿茫然撕开一道巨大的裂缝,叫他看见楚山这些年得以崛起的根本所在,也看清楚前途并非绝无希望。 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