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98节 (第7/9页)
确实把粮食带回来了,你甭管是大明生产的稻米还是日本、占城生产的稻米,不都是一样吃? “粮食乃是国家根本,怎可依赖于海外贸易?番邦之国非我族类且不沐王化,若是经常贸易逆差,大灾之年不出口给大明粮食又该如何?” 朱高煦忽然冷不丁冒出一句:“大明挣这么多顺差,难道都堆在府库里吗?大明的水师是干嘛的?商船能海外贸易抵达的地方,军舰就无法抵达吗?” 黄福:“.” 蹇义:“.” 但尚书毕竟是尚书,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蹇义道:“那若是大灾之年,外国也没有粮食呢?威逼恐吓或出兵明抢都抢不来怎么办?而国内的大明子民,如宋朝一般都去从事商业,农夫数量减少,粮食产出减少,到了彼时岂不是又有社稷倾颓之险?” 这就是为杠而杠了。 不过既然是政策推演,那么自然要考虑到所有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杠一点倒也无可厚非。 这时候不能提储备粮,因为这东西姜星火在常州府就见到了,太平年岁久了根本不靠谱,朱元璋又不是没想到过这种事,可常平仓还不是被盗空了? 而且如果扯了储备粮,那就会陷入到“若是大灾持续多少多少年”又该如何的问题里。 你说要是连年灾害,不搞海贸外贸易,没人从事工商业,国家一样顶不住。 那他就会说,伱怎么知道如果绝大多数人口都从事农业,到时候顶不住?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在农业时代,没有大规模普及化肥、除草剂、收割机等产物,单位土地的产出确实跟劳动力投入的数量有关系,越精耕细作,亩产量就越高,你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