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98节 (第6/9页)
物来救灾吗?” 黄福这不是在为了抬杠而抬杠,而是一个深入骨髓的观念问题。 儒家士大夫,本质上就觉得贸易换来的东西没用。 然而姜星火直接把路给堵死了。 “大明开展海外贸易,可以只以粮食为结算物品.黄尚书要知道,大明的海外贸易,必然是顺差的。” “顺差?” “所谓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譬如一年吧,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大明的出口金额大过某国的出口金额,或大明的进口金额少于某国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大明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某国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 朱高燧第一次开口道:“那也就是说,对于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其中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我们俗称‘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吃了亏’的一方。” 姜星火点点头,说道:“便是这个道理,完全可以这么看,因为贸易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而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净赚进了钱;而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净付出了钱。” 解释清楚了概念,至于大明为什么会顺差,反倒没人疑惑了。 世界第一强国跟你开玩笑的? “所以如果具体缩小到一次贸易,顺差的部分,完全可以让对方用粮食来作为支付结算的物品,如此一来,黄尚书觉得手工业品通过海外贸易增加的经济总量,还是不能吃不能喝的帐面数字吗?” 那这样的话,逻辑就成了: 农业→获得粮食 手工业→贸易顺差→获得粮食 黄福与蹇义面面相觑,姜星火要这么搞,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