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6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20节 (第3/9页)

;其言国用,则食货志也;其言司寇,则刑法志也;其言四夷,则外夷诸传也.这些东西归根结底,都是从六经里出来的。

    “可是,要从何处立意呢?”

    这个疑问,同样是萦绕在曹端和高逊志心头的。

    是啊,从何处破题立意呢?这可不是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涉及到的也就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给六经做注,尤其是要从六经的义理着手,反思过去的制度,给现在的制度变革背书,没有一个能无懈可击地立住脚的立意,是绝对不行的。

    要是强行来做这件事,哪怕是就直接成了笑话,让人觉得他们是放弃了颜面,给当权者捧臭脚,这是任何大儒都不能接受的。

    参与官方注六经是荣耀,可这荣耀背后,还蕴藏着同样沉甸甸的东西。

    姜星火并没有藏着掖着,而是直接给出了他和姚广孝、张宇初思考很久后的答案。

    姜星火指着孔希路,说道。

    “孔子,两个孔子。”

    第483章 王制

    所谓“两个孔子”,指的当然不是孔丘跟孔希路。

    孔希路虽然很强,儒学造诣当世最强,但坦诚地说,纵观华夏上下这几千年,他还不配。

    “两个孔子”,乃是意指经学的古文今文之争,也就是《周礼》与《王制》之争,乃是孔子其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于经学和礼仪、制度的不同理解。

    姜星火缓缓道:“从周为孔子少壮之学,因革为孔子晚年之意,如此一来,恰如一竹,从中一劈两半,本源清楚矣。”

    “孔子不得位,不能施其政,故而托鲁史而成《春秋》,立素王之法,以资后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