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64节 (第1/7页)
由此就彻底反驳了张宇初关于三代开国君王以武力谋取国家的观点,而是说三代开国君王建立国家,是因为之前的明君所建立的国家的德行不够“厚”了,光靠老祖宗留下的德行是不够的,还得自己修德,从而又一次印证了刚才曹端自己的观点。 张宇初的眼皮突突直跳,曹端的强大超出了他的想象,真是后生可畏。 如果曹端没防备,自己当然能把他拉到心性论里,用“俺寻思之力”暴力破解,可眼下曹端以“德力之辩”平替了“王霸之辩”,又化用道家的理论定义了德的同时,化解了他关于“三代先王也用力”的诘难。 ——曹端终于拿出了他的撒手锏。 “故世治非贤圣之功,衰乱非无道之致。 国当衰乱,贤圣不能盛;时局当治,恶人不能乱。 世之治乱,在时不在政;国之安危,在数不在教。 晋文修文德,徐偃行仁义,文公以赏赐,偃王以破灭。 文德与仁义同,不走与不恐等,然文公得福偃王得祸。 盖由修德不避时祸,却可荫庇后代尔,今亦如是也。” 曹端很肯定地告诉张宇初,修德确实不一定能见到眼前的功效,但对于国家来说,这就是可以使后代长治久安的办法,一时的祸患不能用来否定修德无用,修德,尤其是修“厚德”,才是实践“仁”最好的办法,而非使用暴力。 一句轻轻的“今亦如是尔”,便是藏了无数杀招。 张宇初黑胖的脸上已然见汗,他丝毫不怀疑只要他反驳,曹端就会把老朱给抬出来。 这可怎么办?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