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23节 (第4/6页)
胡厚荣倒是没有反驳或质问,因为他知道王浩说的很可能是事实。 王浩的主要研究都是数学内容,包括哥德巴赫猜想,包括ns方程,即便牵扯到物理,也是超导的机制研究,和粒子物理似乎关系都不大。 这次的研究很可能就是临时起意,对于杨-米尔斯方程进行了思考…… 然后,成果就有了! 胡厚荣继续想着还是感觉很郁闷,他代入的想了想,如果自己有王浩的天才程度,确实不用考虑什么粒子对撞机项目。 实验? 根本不需要! 做一下数学计算,稍稍研究下理论,一个站在高处的理论物理学家,提前能预测出实验结果了,为什么还要‘费心费力’的去做实验呢? 有一大群实验物理学家,会倒贴经费争着抢着帮忙做实验验证啊! “唉~~” 胡厚荣最后还是叹了口气,“王教授,你有什么实验方面的需求,可以和我们高能所说,我们的正负电子对撞机还能用,你也知道谱仪探测项目,至于粒子对撞机项目……” “咱们线上就不谈了,我们下个月陵城见。” …… 王浩和胡厚荣通话以后,倒是觉得对方人还很不错。 其实粒子对撞机项目,具体支持还是不支持,个人角度不同,看法也是不一样的。 站在一个量子物理专家的角度,基本都是持有支持态度的,尤其是那些专门做实验研究的,像是高能所的学者们,他们怎么可能反对大型的粒子物理实验项目呢? 这就好像是做普通的实验研究,有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