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548节 (第3/7页)
学的量子革命。 但是,物理界对于微观粒子和波争议,无法运用到空间存在形式的问题上。 一则是因为暂时还没有更多的实验发现,两者的争议不过存在于论文数学表达中,理论的研究不一定是真实准确的。 二则,物质世界存在粒子,而空间是不可见,不存在于物质世界中。 如果空间的存在形式,适用波粒二象性问题,等同于让空间趋于物质化。 这与现有的理解明显不符,即便和王浩团队的研究论文,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就是研究内容了。 王浩团队的研究是以实验为基础,联系宇宙微波辐射、宇宙膨胀、加速膨胀等问题,还构架了严谨的数学体系,可以说,完全颠覆了天文物理著名的大爆炸理论。 但是,很多学者都认为,王浩团队研究更有说服力。 实际上,大爆炸理论也只是一个假想,支持大爆炸理论的证据有三个。 第一就是宇宙的膨胀。 第二就是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 第三就是宇宙的元素组成,宇宙中的元素组成可以解释为,宇宙在早期的高温高能量状态下形成了轻元素,随后爆发了一次巨大的爆炸,使得轻元素分散到宇宙中,形成了更多的重元素。 最后一点也有了全新的解释,因为宇宙在不断加速膨胀,湮灭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宇宙中物质存在本身,是湮灭力就是对于能量和物质的筛选结果。 针对这个问题,诺沃提尼说出了自己的理解,“按照王浩教授的研究成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