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41节 (第2/6页)
内部已经形成了派系,一些强硬的‘欧美派’人士,甚至宣称有些物理学家,对湮灭理论的理解水平,已经完全不亚于王浩。 但是,宣称毕竟只是宣称,说出来也根本没有人相信,最少没有顶尖学者会相信。 另外,王浩并不缺少荣誉。 面对一项可能是诺贝尔级成果的诱惑,也只有王浩这样的顶级科学家才会不心动。 原因很简单,他有很多项研究,早已超越了‘诺贝尔级’。 …… 《自然》杂志快速发表了论文,让王浩都感到很意外。 当然,快速发表也是好消息,只不过王浩更在意的是强湮灭力相关的研究。 现在已经发现了和强湮灭力有关的现象,但想从这个方向进行研究也是很不容易的。 现在能确定的是叠加立场边缘,只是和强湮灭力有关,并不是强湮灭力场。 那种效果可以理解为强湮灭力的能量边缘效应,也可以理解为强湮灭力场的拓扑表现。 区别有两点。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非持续性,或者称作是‘间歇性’,叠加边缘的效果并不是一直持续的,即便叠加力场一直维持存在状态,效果也是‘出现、消失、再出现、再消失’,体现出了一种间歇波动性质。 总之,效果并不稳定。 王浩也不清楚具体的原因,但他能肯定效果确实具有间歇性。 另外,就是叠加力场边缘,有效果的部分太过于薄弱。 实验组下一步研究计划就是,制造更强的叠加力场,希望得到更多的数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