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66节 (第2/6页)
我决定去西海大学研究湮灭理论。 我学习中文的过程中,知道一句话很有哲学意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意思就是说,必须要了解敌人才能战胜敌人。 去研究湮灭理论,才能找出湮灭理论的问题……” 看着信件上的内容,爱德华-威腾不由的点了点头,思考着,“难道这就是保罗的方法?有研究成果,公布出来……” “然后,实验会证明没有任何发现?到时候,研究是错误的,湮灭力高维度的定义,自然也是错误的。” “再深入去分析,也许其他定义也是错误的,用弦理论替代的解释才说得通……” 虽然感觉推断的有些不靠谱,但爱德华-威腾还是有些期待。 因为他相信保罗菲尔-琼斯。 保罗菲尔-琼斯对弦理论的狂热,可完全不亚于年轻时的自己! …… 可不止爱德华-威腾一个人关注实验验证。 当论文真正发表出来以后,就被很多人注意到了,《宇宙与微观物理》是最顶尖的量子物理学术期刊,领域内订购数量还是非常多的,再联合王浩、保罗菲尔-琼斯的名气,自然也就更加吸引关注。 研究论文也不是纯粹的数学论证,而是联系到了实验问题。 “183gev-187gev”能量区间内是否存在新的粒子,是可以研究查找论证的,很快就有专业人员开始查找过往的实验报告。 有关“183gev-187gev”能量区间,过往有两份相关的报告,一个似乎最新的报告,说‘在178—195 gev范围内存在数值信号波动’。 另一份则是八年前的报告,说‘182gev’附近存在异常数值波动,但给出的‘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