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6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66节 (第1/6页)

    他主要还是针对新的研究内容感到郁闷,一辈子研究弦理论,甚至把弦理论发展到公认的‘大一统’理论,结果出现了一个和弦理论对立的新理论。

    这个新理论不仅仅是理论,还能联系实验提前做预测。

    爱德华-威腾大致看了下内容,基本上已经肯定了论证过程,王浩和保罗菲尔-琼斯一起的研究,论证的严谨性不用质疑。

    其中和湮灭理论相关的部分,依旧是对湮灭力的基础定义。

    爱德华-威腾能轻易在最开始的数学部分就读懂核心内容——湮灭力的维度要高于其他三种微观作用力。

    后续的一些数学体系,则和弦理论部分研究存在冲突。

    如果最终实验证明结论是正确的,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湮灭力很可能是存在的。

    虽然包括上一次粒子对撞实验的‘数据缺失’,以及现在分析的新粒子,都只是对湮灭力的侧面论证,都只是以存在湮灭力为假设,并对湮灭力给出基础的定义,可若是能连续预测实验验证,次数多了自然能证明湮灭力是真实存在的。

    问题,就在这里。

    湮灭理论的基础定义和弦理论存在部分的冲突。

    如果湮灭力被证明真实存在,岂不是反向证明弦理论是错误的?

    一辈子从事弦理论的研究,结果弦理论被其他人证明是错误的,爱德华-威腾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他长长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找出了一封手写的信件。

    这封信来自保罗菲尔-琼斯,是他去中国前写的。

    爱德华-威腾打开了信件,只见上面写着,“尊敬的威腾先生。

    弦理论迎来了几十年来最大的危机,湮灭理论是弦理论最大的挑战。

    所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