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33节 (第2/6页)

  其中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最直接的就是检测设备。

    smes储电实验装置中,检测设备都是直接运送过来的,有最大型的检测设备,甚至超过了一米高,占据的体积就达到零点五立方米。

    如此大型的检测设备,当然不能放入smes电池设计中。

    问题就在这里。

    如果不放入大型检测设备,如何实现电池各个部分的精准监测呢?

    王浩继续说起第二个问题,“第二就是制冷系统的重新定义。相信大家都明白。”

    制冷系统当然是个问题。

    他们采用的是常规液氮制冷,而液氮制冷需要大量的压缩氮气,就会占据很大的体积,总归制冷系统肯定不能在smes电池的内部。

    “第三,储能线圈。我们也需要重新进行设计……”

    储能线圈是smes中最重要的部分,他们所制造出的储能线圈,是在科学院电工所提供的技术上加以修改,但基础依旧没有变化。

    科学院电工所提供的技术,是基础的线圈环绕技术,主要是限制高磁场以实现安全性,并让线圈排列并联的形式,依靠增加线圈的数量来增加储能总量。

    简单来说,效率不足、数量来凑。

    smes电池,就需要缩小体积下的高效储能了,同时还要注意安全性问题。

    这就是核心技术。

    王浩连续说了三点,也让所有人知道smes电池研发的难度,几乎等于是开启一项新的研究。

    每一个部分都要重新讨论,重新去做设计规划,而且还要攻克好多的技术难关。

    王浩说完才转向了梁静叶,“我们前期,大概会是未来半年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