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3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37节 (第3/6页)

还是觉得专业的审稿是有必要的,能够排除‘几率极小的可能’。

    《自然》杂志的内部规定,也是‘只要不确定正确的论文都需要同行评审’。

    他有些犹豫。

    坎贝尔拿起了电话,想问一下主编玛格达丽娜-斯基珀,后来忽然想到宴会里,认识的同行唐纳德-科尼迪。

    唐纳德-科尼迪是《科学》杂志的主编,《科学》和《自然》一样是综合类的杂志、学术期刊,他们一直存在激烈的竞争。

    如果换做是唐纳德-科尼迪,面对这种事情会怎么做呢?

    坎贝尔干脆给唐纳德-科尼迪发了一封邮件,简单说起了自己碰到的事情,询问一下对方的意见。

    唐纳德-科尼迪是《科学》杂志的主编,她也是一位女性主编,《科学》和《自然》的负责人都是女性,大概也是两个顶级学术杂志的共同点了。

    科尼迪收到了坎贝尔的邮件,马上回复道,“审稿是必须的过程。”

    “对方是再有名气的学者,也必须要进行审稿,哪怕是国际大奖的得主,新的研究也有出错的可能。”

    科尼迪说了几句自己的意见,还复制了一段《科学》杂志的规定——所有的研究文章在见刊之前都需要同行评审,如果出现不确定的研究内容,可以归类在‘争议性文章’的行列中。

    这个规定是有历史原因的。

    在二十年前,《科学》杂志撤销了八篇由德国物理学家亨德里克发表的论文,原因是由于文中很多数据由作者捏造出来。

    之后一名寒国生物学家黄禹锡发表了关于人体干细胞克隆胚胎研究的论文,被首尔国立大学查出明显造假。

    期间还有其他造假事件被查出,《科学》杂志因此陷入舆论旋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