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54节 (第3/6页)

项目,已经进行了有十几年了,只简单说一下最近的成果进展。

    首都大学基础科学中心的项目是全新的,他们的成果却非常显著。

    比如说,制备出了超薄的具有原子级平整界面的高质量约瑟夫森结,对于超导层的相对转角进行了精准的控制。

    同时,也以此做出一些推论。

    江建作报告说道,“我们认为d波配对理论并不适用铋锶钙铜氧高温超导体系……”

    “我们将会把现有的研究,推广到其它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系,来研究d波配对理论的适用性。”

    “我们正在瞄准原子极限下两个单层铜氧化物超导间的约瑟夫森耦合……”

    “……”

    江建的报告做了差点二十分钟,一直都在讲很专业的内容,包括他们的研发方向、进展、推论,甚至是即将进行的研究。

    虽然讲解的内容很专业,但在场都是超导领域的专家,都能明白他们的研究进展很大,主方向的研究,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的。

    这就像是构造粒子标准模型,一点点的添加内容进去,早晚都会有成型的那一天。

    只不过,具体进展速度也很难说,类似的研究是有物理极限的。

    现在有进展,不代表未来有进展,也不代表积累到一点程度,就能够实现理论突破,究竟什么时候能给应用领域支持,就更显得有些遥远了。

    不过在场的众人,对于基础科学中心的研究,还是评价很高的。

    放在国际上作对比,相关研究也只能到这个程度了。

    接下来就轮到物理实验室。

    这次会议针对的也是交流重力的研究,物理实验室就是主角。

    首先还是何毅站起来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