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6章 (第2/3页)
不发。 陈宫准备多时,此时从容上前,拄着节,昂着挺胸地看着袁绍。 “公与不告,非为臧子源,乃为明府。” 一听到明府二字,袁绍火更大了,“呛啷”一声拔出腰间的思召剑,直指陈宫面门。“反复之辈,也敢在我面前摇唇鼓舌,以为我剑不利乎?” 虽然早有准备,陈宫看着近在咫尺的长剑,还是吓出一身冷汗。 但他无路可退。 事情到了这一步,要么是向前一步,以竟全功。要么是后退一步,前功尽弃。 “当年董卓欲行废立,明府亦曾如此放言,不可谓不慷慨。”陈宫叹了一口气,抬起眼皮,直视袁绍血红的双眼。“只可惜,明府未能坚持到底,不战而走,使董卓成其野心。朝廷播迁,天子颠沛,洛阳付之一炬,袁氏满门流血五尺,数百万人喋血沟壑。” 袁绍被陈宫看得头眼发麻,底气顿时弱了三分。 无数次午夜梦回,他也曾问自己,如果当初不是离开洛阳,而是和董卓对峙到底,结果又会如何? 形势很可能是另一番模样。 一时的软弱,造成了今天的无穷烦恼。 陈宫气势更盛。“是时也,明府屈就渤海,是臧子源说张孟卓兄弟,起义兵,举义旗,以明府为盟主,兴师数十万,迫使董卓西却。明府之所以成为关东盟主,乃臧子源之功也。” 袁绍的脸有些发烫。 董卓撤到长安,并非因为他率领的义军声势浩大,但陈宫这么说,他也不能否认。 “想当时,曹cao名微兵寡,是张孟卓兄弟支持,才得到厕身义军。如今曹cao反目,杀张孟卓兄弟,屠灭其门,忘恩负义,天下共讨之。臧子源为故主复仇,义之所在,盟主不助其功,反遣大军围攻,着实令人齿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