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9章 (第2/3页)
袁绍气急败坏。 他夸下海口,要在三天内击败孙策。现在孙策撤往舒口,仅是行军就要两天时间。若孙策再坚守不战,他还怎么践行诺言,让周忠低头。 袁绍下令追击,遭到了宁国中郎将张郃的反对。 张郃说,孙策撤往舒口,就是想利用水师的优势。他若不想战,就算我军追到舒口,他一样可以上船,我军无船可用,只能望水兴叹。 再者,我军新来乍到,不熟悉地形,万一中了埋伏,后果更不堪设想。 主公的目的是取庐江,如今孙策不战而退,庐江已是主公的囊中之物,又何必与孙策一般计较? 派大将守庐江,迫使孙策不敢上岸,然后大军转往寿春,取九江郡,才是正道。 为了防止袁绍一时冲动,张郃又补了一句。 区区孙策,何必主公亲自迎战?堪为主公之敌者,唯袁公路耳。 袁绍心情稍缓,也觉得和孙策一个小辈较劲没什么意思,有失身份。 随行的逢纪也赞同张郃的意见,并推荐韩猛为将,镇守庐江。韩猛是颍川人,作战骁勇,在袁绍麾下立过不少战功。 张郃表示反对。韩猛的确骁勇,但他为人轻锐,不够稳健。周瑜是本地人,熟悉地形,如果激韩猛交战,韩猛很可能会落入他的诡计,将庐江拱手让给孙策。 袁绍不以为然。 他知道渡河之后,冀州人就非常敏感,担心汝颍人会威胁到他们在军中的位置。张郃反对韩猛,大概也是出于这样的心思。 他任命韩猛为横江中郎将,统兵两千,协助刘勋留守舒城,自己则率部赶往寿春。 张郃也无可奈何。 袁绍再次宴请庐江大族、名流,宣布孙策、周瑜望风而遁,撤走舒口,不敢登岸。他将留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