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2章 (第2/3页)
继承制度上的探索有其必然性。任何一个政权想要延续下去,而不是人亡政息,合适的继承制度必不可少。 看着荀文倩一天天鼓起来的肚子,刘协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该考虑这个问题了。虽说华佗信誓旦旦,说这一胎是个女儿,可万一是个儿子呢? 先帝的何皇后当年也不是进了宫就做皇后,而是生了皇子之后才成为皇后的。就算荀彧没有这样的心思,其他人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免得将来哪个非关东籍的贵人生下皇子,后来居上。 反正伏完是个没用的老实人,没必要考虑他的感受。 但是对刘协来说,没用的伏完才是最理想的外戚。 —— 刘协收到了荀彧的奏疏。 荀彧推荐司空张喜出使荆州、益州,劝刘表、刘璋入朝。如果能成功,则朝廷就能半有天下,控制的疆域和赋税都将成倍增长,也利于天下人心向背。 看到这封奏疏,刘协基本能猜到荀彧有多烦张喜。 他不回河东,就是不想看到那些老臣,尤其是张喜。如果不是还需要这老臣的号召力,又不能冷了那些追随朝廷西迁的大臣之心,他早就请张喜致仕了。 干啥啥不行,摆谱第一名。这样的老人没人会喜欢,在家如此,在朝亦然。 这时,袁术的上表也辗转送到了行在。对他表孙策为豫州刺史的馊主意,刘协表示很赞。除了袁术,没人能提出这样的建议。 这段时间,袁权经常协助蔡琰处理文书,对朝政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和刘协见过几面。虽然没说什么话,但刘协对袁权的沉稳大气很满意。 收到袁术的上表后,刘协将袁权叫了来,问她的意见。 看完袁术的上表,袁权表示很丢脸。袁术的小心思几乎摆在了脸上,也不问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