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8章 (第2/3页)
进兵庐江,上报朝廷,下应黎民。” 孙策正中下怀,随即将周昉编入周瑜麾下,以为前锋,直扑庐江郡治舒城。 庐江太守刘勋倒是有准备。他一直派人监视周昉,周昉离城的那一刻起,他就闭城自守,以备不虞,同时派人向袁绍求援。 周氏在庐江的影响力很大,周瑜又是孙策麾下大将,一旦进入庐江,里应外合,绝不是他能控制得住局面的。只有得到袁绍的认可甚至援兵,他才能与周氏对抗,在庐江立足。 这一次,袁绍来得出乎意料的快。抢在周瑜前面一天,他亲率大军,赶到了舒县。 到舒县后,他并没有急着安排城防,准备交战。他将大军留在城外,自己降尊纡贵,素服纶巾,只带着数十大戟士,来到周氏大宅,求见周忠。 这一举动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无数人被袁绍的礼贤下士所感动,迫切地等待着周忠的反应。 作为庐江第一世家,甚至在扬州都数一数二的顶流,曾官至太尉的周忠如何选择,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影响。一旦他选择支持袁绍,纵使孙策骁勇,周瑜善战,也无法在庐江立足。 当年孙策攻杀陆康,手段残忍,庐江人对他一点好感也没有。 刘勋背叛袁术,向袁绍称臣,并不是他一个人的决定,而是太守府中无数掾吏的共同选择。 出乎所有的人意料,周忠闭门谢客,拒袁绍于门外。 第四百一十一章 去而复来 袁绍站在周氏大宅门外,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 这不在他的任何预料之内。 他原本以为周忠会热情迎接,宾主相见甚欢。然后他与周忠一起临阵劝降,孙策、周瑜俯首而拜,兵不血刃取庐江,再一起进军九江,生擒袁术。 他怎么也没想到,周忠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