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3章 (第3/3页)
看,关东不仅出相,也能出将,只是在刑德之间更重德而已。” 臧洪怦然心动。 愿不愿意为将,和能不能为将,这是两个概念。 面对关西人的不屑,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一个名将,而且是一个允文允武的名将、儒将。 高诱那样的书生除了咬文嚼字,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 应荀攸之请,刘协吃午饭时,再次召见了臧洪。 新入职的散骑侍郎曹昂正好当值,站在一旁,看向臧洪的眼神有些不安。 臧洪则从头至尾没看曹昂一眼,全当他不存在。 “雁门最近户口增多,蛮夷是大多数,管理起来会很复杂,仅靠德行是远远不够的。”刘协一边喝着鱼汤,一边说道:“朕不给你具体的安排,你自己思量着办,以德以刑都可以,朕只看结果。公达是监军,你们可以商量。关东、关西,口舌之争大可不必,拿实际政绩说话。” “唯。”臧洪虽然很不喜欢天子说话的语气,却还是躬身领命。 要想发表意见,先要有成绩。他初来乍到,没有实际成绩,说得再好听也没人理他。 荀攸已经说得很清楚,张辽、高顺都是有战功在身的将领。比起他守东武阳的战绩,张辽、高顺与鲜卑人野战的成绩无疑更有说服力。 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辱得失,更关系到关东人在朝堂上的话语权。 虽然如此,臧洪有句话还是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臣冒昧,敢死问陛下,是否欲以《孟子》与五经并列?” 刘协咂着鱼骨,瞅了臧洪一眼。“令尊是名将,你想必从小读过兵书?” “略知一二。” “守东武阳时,你是依照哪部兵书里的哪一句设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