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33章 (第3/3页)
。 “何以见得?” “有两个理由。”简雍竖起两根手指。“一是邺城近太行山,不论是河内,还是上党、太原,都居高临下,出太行便可威胁邺城。二是若非邺城出事,袁绍不至于放下即将得手的徐州。邺城相当于袁绍的都城,将士的家属都在邺城,不容有失。” 刘备点头赞同。过了片刻,又道:“这么说,当初天子派钟繇抢占上党,又亲自赶往太原,就是为了此刻?” 简雍想了想。“有这可能。毕竟朝廷实力不济,只能据险而守,以保并州。” “可惜徐州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泰山可守。”简雍顺势提道:“主公,袁绍经此一役,骄狂之势必然有所收敛。下次再来,当先取泰山、鲁、山阳诸郡。主公宜守沛县、鲁县。” 刘备没吭声。 简雍的建议并非首倡,之前天子有诏书来,就是建议他将重心靠北,与臧霸等人联合,据守泰山。但是他守不得,泰山附近是有险可守,但户口严重不足。退守泰山,等于放弃户口最多的东海、下邳,只是断臂求生,苟延残喘,绝非上策。 更重要的是,天子没给他任何承诺,让他很难下决心。 “上书报捷吧。”刘备顾左右而言他。 简雍暗自叹了一口气。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次袁绍撤兵,是因为朝廷出手。如果朝廷不出手,徐州必为袁绍所有。刘备根本没有和朝廷讨价还价的筹码,不主动向朝廷称臣效忠,还想得到朝廷的承诺,未免痴心妄想。 第四百三十二章 踏雪寻道 袁绍八月渡河,九月祭祖,十月渡淮,先受挫于庐江,后顿兵于彭城、射阳。 十二月,邺城告急,袁绍退兵,匆匆退回河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