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5章 思想的碰撞 (第5/5页)
种巨大的进步。 第四个议题关系社会风气。 军政府主张男女平等,在教育问题上也不例外。义务教育阶段,男童女童皆要强制进入公学进入教育。因华夏注重男女之防,男童女童分班教学,课堂上不相接触。 八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女童已经十五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往往辍学。只有极少数的女孩会继续深造,大多进入女校学习。 广州城内已有一所女校,以王妃伍菡为荣誉校长,英国人玛丽实际主持校务。 十五六岁的女孩,集中到女校学习,这在华夏可是破天荒第一遭,自然受到民间卫道士的敌视。但伍菡是杨烜的妻子,有伍菡为女校站台,卫道士们也不敢说什么。 最近,暨南大学堂准备在新学期招收女生,推行男女同班教学。消息传出来后,舆论一片哗然。卫道士们抨击此举有坏男女之防,极力阻挠。 谘议局一向支持政府,这次也与暨南大学堂站在一起。议员们趁机提议,主张在广州全面推行男女同班教学。 这是件好事,杨烜当然支持,说道:“洋人一向批评我们,说华夏愚昧不开化。但在男女平等上,本王可以毫不夸张地讲,越国已经走在了洋人的前面。 “男女平等乃是大势所趁,男女同班教学也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本王支持此项提议。回头,我会专门在《民报》上撰文,声援暨南大学堂。 “新学期开始时,我还要亲自到暨南大学堂,欢迎女子入学。不仅是暨南大学堂,我们还要把这项善政,推广到越国所有学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