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_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祸相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祸相依 (第3/5页)

要帕梅拉蒙巴顿身后贵族和商业的人脉,这不矛盾,可以共同促进政策的出现。

    这对英国其实也是一个绝佳的契机,毕竟这么惨烈的事件出现,怎么的不需要反思反思?反思来反思去?怎么对待高污染产业?

    当前的大英帝国和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有相似的地方,比如美国在二十一世纪就到处都是运营了大半个世纪的落后基建,同时还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高科技产业。

    英国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一部分活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部分活在维多利亚时代。伦敦还存在点灯人、送冰人这种职业。

    像是后世的美国还有现在的英国这样的状态,没有一个契机出现大刀阔斧的改革。指望缓慢调整的话,简直等于指望睡王变成肯尼迪。

    如果这一次的烟雾事件,能够利用上淘汰一批不符合时代的产业,顺便淘汰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的很多古老职业,那么就不算赔账。

    此时的英属马来亚专员,没表现出来兴高采烈,都是在顾忌他本人英国国籍的身份。

    更别提什么悲切,连开地区专员会议的时候都笑容满面,没被影响到。

    现在伦敦的居住环境,大概类似于苏联的赫鲁晓夫搂,虽然并非是极具社会主义特色的封闭式小区,但内部的环境其实是类似的,哪怕居住在楼房当中,仍然需要依靠壁炉生火,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战后新建公寓楼,才存在一体化供暖。

    伦敦总是出现烟雾笼罩,除了伦敦的工厂之外,伦敦市民的家庭用火也是功不可没。

    艾伦威尔逊本身就有家庭用火经历,在那个时候尤其是冬天,他都能看见一块一块不大的黑色颗粒从自家的烟囱当中飘出来,整个城镇都是这样。也亏他家是同纬度最冷的地方,从来就不缺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