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69节 (第4/9页)
说话。” 杨荣反倒不以为然:“学术争论,这四位应当是都敢说话的,何况只要是有若思(胡俨)在,哪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光看其他人的话,胜算也不大。” 杨士奇今天有点投降派谋士的意思了,看来最近的事情让他颇为灰心丧气。 “胡季牦也不见得敢说话,孔宗主倒是唯一能稳压姜星火的,可最近不知道被姜星火灌了什么迷魂汤不临阵倒戈就不错了。” 越数越让人沮丧,本来有孔希路这个ssr坐镇的情况下,只要是论战,程朱理学都是稳赢的,谁知道这位南孔宗主怎么了,对姜星火态度倒是颇为吊诡,从一开始的剑拔弩张,到现在相当亲热。 剩下心学的张宇初,还有屁股就在变法派这边的解缙、姚广孝,想都不用想,肯定是跟姜星火站到同一立场的。 这就成了名单上十二个人,三足鼎立的局面。 正方辩手:姜星火、张宇初、解缙、姚广孝。 反方辩手:胡俨、高逊志、汪与立、杨敬诚。 中立辩手:曹端、胡季牦、孔希路、王允绳。 但是这些所谓的“中立辩手”,说实话,会不会横跳到姜星火这一边,也是很令人存疑的一件事 至于这份名单为什么会到三杨手里,原因也简单,因为三杨作为内阁成员,他们的编制是不在内阁的。 在现在的永乐时代,内阁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办事机构,内阁成员的身份,属于是三杨的“差遣”,他们的编制是放在翰林院的。 比如杨士奇、杨溥的职位都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杨荣则是今年刚提了翰林院侍读(正六品),而在他们之前飞升出去的解缙,仕途履历是先任翰林院侍读,随后任《太祖高皇帝实录》编修官,修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