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45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52节 (第2/7页)

剂,义,就是做事之名。朕奉天靖难,‘清君侧、靖国难’是名,与尔等富贵是利,如此而已。”

    今日跟在他身边的都是近臣、勋臣,诸如“二金”和魏国公、定国公、成国公、淇国公等人,此时自然只有点头的份.刚袭爵定国公的徐景昌,脑袋都跟小鸡啄米似的了。

    “《周易》、《墨子》不讳言利,而着意于义利之内在调和,此不待多言。后至孟子,始倡义利之辨,孟子谏梁惠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由此将义利截然为二,义利之辨,自此而兴汉之董仲舒,更直言: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若董仲舒尚义黜利,亦大体不差,然义利之间,判然而不合,自汉朝以后,已经形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朱高炽这回学聪明了,只陈述客观事实,不加自己主观判断,而且把所涉及的东西严格限制在宋代以前。

    朱棣没说什么,三个皇子都在身后一字排开,接着,朱棣命人都给上椅子,然后坐在椅子上,闭眼养神,显然是等待吉时的来临。

    ——————

    而在城内某一处,那座废弃大宅里,一名年纪较大的男子,正在和几个中年男子,商议着什么。

    这男子穿着灰布长衫,胡须虬结,神色凶狠,看着不像文人,倒像是个将军。

    他问道:“刺杀伪帝的计划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禀暴公,已经准备好了。”一旁有一名中年男子低声回答道。

    “很好。”

    暴昭露出了狰狞的笑容:“我们要的就是这一次机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