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48节 (第2/6页)
处调查,则不得稳贴,此乃‘火力猛迫,金体乃现’之理。” 这说的是姜星火一贯主张的调查与实践,算是老调重弹,朱棣看向了最后一段。 “圣贤之学,始于好恶之微,而究于平治天下,究其根本,当见与人情物理相合否?有裨实用否?有益强国富民否?士子学人当身体力行,以是虚谈者无容耳。” 姜星火的奏疏写的相当不错,朱棣能想象,一旦公布出去,那就是在满是鱼虾蛤蟆的烂泥塘,又砸进去了一块大石头,定然掀起一地污泥。 而这种思想,其实就是事功之学,也就是实学的思想。 思想的改变与庙堂的变革紧密相连,姜星火提倡的东西,是与他的政治实践紧密结合的,也就是一切变法的东西都要受到事功成败的验证,天然地排斥迂腐的高谈阔论。 而此时经历了建文四年,风靡朝野的空疏学风大行其道,如果在学术层面不扭转这种歪风,永乐新政自然是无从谈起的,而南宋末期,也正是因为理学的兴起,大家都在搞存天理灭人欲,消极厌战,以至于虽然有很多忠勇的将士,但还是因为朝政的耽误让四川丢失、襄阳失守,最终蒙古人马蹄南下神州陆沉,直到朱元璋时期,汉人才重新收复天下。 而南宋时期,理学是主导思想,把这种两者绑定起来打靶子,显然也是姜星火的计划之一。 “看来国师是有计较的。” 朱棣对于姜星火的计划,整体而言还是满意的。 事实上,跟外界猜测的不同,朱棣对于眼下的论战,其实投入的心思远没有评定将阶要多。 只要姜星火能处理好这些事情,朱棣不介意适当放权。 毕竟对于朱棣来说,刀把子握在手里,任何人都翻不了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