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09节 (第7/8页)
使司年度用盐需求和食盐的运输、销售工作。 至于盐场,则是收归中枢统一管理,按理说应该是重新回到户部名下的,毕竟洪武年间初开盐使司系统的时候,整个系统都是在户部下面,但朱棣受够了没钱的困扰,这时候反而把所有专营商品,包括食盐、玻璃、化肥等等在内,打包到了皇室的内廷名下。 当然了,实际上的情况,也并不是“皇帝一句话就全给没收了”,而是盐场收归内廷管理,但盐场不负责销售(即不直接对接开中法和日常销售),还要对数十万灶户负责,责权是基本相等的,盈利取决于各布政使司下的都转运使司的购买。 至于玻璃和化肥工坊,则原本就是皇室和户部负责出钱的,按照股份公司制度,皇室赎买了户部的股份,就成了皇室的产业,而诸如姜星火、袁珙、张宇初等技术的提供者和实验者,都有相应的股份。 但跟外界猜测的不同,这却并不是不合的征兆,而是姜星火出动提出的,并藉此推进《专利法》的出台。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就是普通劳动者的发明创造,在这时候,科学对于科技爆炸的推动作用,还没有那么明显.事实上,以现在大明还不成体系的科学,也确实很难将作用落实到实践层面上。 而如何才能形成勇于、乐于发明创造的风气?自然是保护发明人的权益,也就是《专利法》。 姜星火并不在乎那些钱,他更在乎的,是以自己为典范,推动整个社会的良性进步。 “你们说,这国师不让我们跟着去煤矿,是个什么意思?” 李增枝喝了半天茶水,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