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82节 (第6/8页)
到了明年的今天,海獭皮涨价还是跌价,大明的商人都得以这个约定的价格进行交易,如果涨价了,哪怕是涨到天上去,日本商人也得卖;如果跌价了,哪怕一文不值,大明商人也得买.同样的道理,如果是大明的货物,譬如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进行期货的期权交易,也是同样的道理。” 之所以拿海獭皮举例,是因为这是日本本州岛岛北部和虾夷的特产,事实上,海獭皮这种东西在华夏一直都非常有市场,因为这是从高寒地带的哺乳动物身上扒下来的皮,也就是所谓的皮草,不但披着很保暖,看着色泽光润,摸着也很柔软,比貂皮价格贵得多。 在姜星火的前世,十九世纪初俄美等国的贸易商行,通常用一张海獭皮换两到三大箱的华夏茶叶,太平洋两岸的海獭被捕得差一点绝种。 言归正传,今川了俊大概听明白了这个玩法。 “其实就是在赌以后会涨价可是要是商人们不想赌呢?”今川了俊的思考其实很有道理,商人虽然看重利益,但同样也要考虑风险,尤其是这个时代,刚刚经历了大规模的海禁,海上贸易对于大明的商人来说,其实是风险很大的一件事情。 即便现在沿海的倭寇被肃清了,即便大明与日本开始了关于自由贸易的接洽,但无论如何,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肯定是不可能让商人们忽略远渡重洋进行商品交割的风险的,毕竟一个不小心,可就连人带财货,一同葬身鱼腹了。 “所以先要售卖有限的商品折扣期权券,通过让利把这种交易模式培育和推广开来。” 李增枝解释道:“在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