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557节 (第6/8页)
寥寥,百姓们已经没有一开始的热情了,手里有钱的商人、地主,也会考虑回报率的问题,在有战争或者专营商品国债的前提下,他们是不会选择购买普通国债的。 尽管很努力,但因为朝廷一直采用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且这种情况已经维持了三十来年。 好吧,根本就不是什么“过度宽松”,洪武朝那就是无节制的印钞,大水漫灌那种。 如果再这么继续下去的话…… “看看这些数据吧,单靠卖国债,想要控制住大明宝钞的流动过剩,恐怕是不太可能了。” 做好的数据图表上画着大明宝钞的月回收量,标注着市面上实际的铜钱-宝钞兑换比率、国债兑换价格等等详细信息。 夏原吉仔细阅读了一遍后,又在脑海中勾勒了一番。 “还是要加大禁止金银交易的力度。” 这是老调重弹了,在今年四月,朝廷就诏敕西平侯沐晟及云南布政使司,命令云南地界“以钞法不通,下令禁金银交易,犯者准jianian恶论,有能首捕者以所交易金银充赏,其两相交易而一人自首者免坐,赏与首捕同。若置造首饰器皿,不在禁例”,这是自洪武三十五年以来,最后一个布政使司被下令禁绝金银交易。 禁绝金银交易的目的,自然是帮助宝钞稳定币值,因为民间使用金银等不合法货币的流通量越大,宝钞的流通量就越小。 朝廷虽然有时候为了方便计算,会把粮食、铜钱、布匹等价值单位,折算成多少多少万两白银,但实际上大明没有这么多流通银子,白银也不是合法货币。 可光是通过禁绝金银交易,能稳定宝钞币值吗? 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