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542节 (第7/8页)
际,不管能不能当宰相级别的高官,最起码要有基本的大局观念和标准的行政决策思维。 毕竟有句话说的好,治大国如烹小鲜,不管是管一个县,还是一个府,亦或是一个布政使司乃至一国,虽然辖区越来越大,但行政上的很多道理是不变的,这也是为什么行政学校要教这些东西,因为这些东西,无论是行政学还是其他,不管在哪个级别的职位上,都能用得到。 “第一个,所谓有限理性决策,便是说我们作为决策者,任何一个人,无论他的阅历多么广博,学识多么深厚,他始终都处于一个‘有限’的状态,也就是说没有哪个决策者是全知全能正是因为不存在全知全能的决策者,所以任何决策的下达,都会或多或少地引起一些不利的后果,没有谁能让决策完全完美,我们这些决策者,在做决策的时候只能尽量获得一个能让各方面都‘满意’的答案,而非一个‘完美’的答案。” “那么基于有限理性决策,诸位觉得,蔡京的济养医药政策,问题到底出在哪了?” 高逊志几乎是脱口而出:“蔡京太追求完美了!” 是的,完美。 蔡京又要照顾老人,又要照顾残疾人,然后还要给贫民普及医疗服务,最后还要给流浪汉下葬。 这种“既要.还要”,明显就是一种不合理的决策表现。 什么都要,最后只会害了你。 原因也很简单,没那能力知道吧? 北宋多少人口? 之前提到过,一个多亿。 放到现代,一亿人口都算是不折不扣的人口大国,而即便是很多现代强国,都做不到国家全面承担免费的养老和医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