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542节 (第3/8页)
然一些变法措施属于透支北宋国力,在民间造成了不小的恶劣影响,但此公私德无亏,一心为国。” “可对于部分继承了王安石变法思想,以及其庙堂派别的蔡京,则一般是定义为‘jianian相’,是小人,戏台子上都是要做丑角的。” 这是要给蔡京翻案吗? 高逊志心头暗忖,不过倒也不像,在他看来,虽然他不是很认同姜星火的政治主张,但对于姜星火的人品节cao和学术立场,还是比较认可的.对于王安石,姜星火都能给予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并没有因为同样要搞变法就把王安石捧起来,此时是不太可能捧一个各方面远不如王安石的蔡京的。 当然了,你要说拿荀子的“圣王说”吹朱棣那是没办法好嘛,吹一吹又不花钱。 “蔡京新政,有一个重要的政策,也是最具争议的政策,那就是医药济养。” “有没有熟悉这段历史的?” 台下众教师面面相觑,他们都是从各府县基层的学政衙门里自愿报名来的,大多数人,是觉得待在穷乡僻壤里实在是没什么前途,而大明行政学校,是京里的衙门,而且是国师亲自管着的,比较有发展空间,又同样是学政系统,专业对口。 但你要说这帮人有多厉害,那也未必。 因为在大明,虽然学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差事,但那指的是类似能在殿试、府试等级别较高的考试里当主副考官的,而对于基层来说,则并非如此。 所以在基层当学官的,嗯,水平不见得能高到哪去,科举水平高的都去当行政官了.虽然科举水平体现的不全面,但在这个时代显然是体现一个人学习能力的最标准参考标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