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39节 (第2/9页)
火的一字一句,宋礼的神情愈发明悟了。 他的大脑在飞速地思考着,河流流速既然受到这三个因素的影响,那么其实不用姜星火说他也能清楚,肯定是水流半径越小、水体面积越小,那么流速就越快,最简单的道理就是——竹筒做的滋水枪,从竹筒扎出来的孔洞里滋出来的水流速度,肯定比直接泼一盆水的水流速度要快。 所以,湍急的溪流,水流速度同样比平缓的湖泊要快的多。 至于水体密度,他不太懂,但想来清水河和浊水河的水体密度,应该是不太一样的。 “而这两个,是泥沙起流速度的影响因素。” 姜星火又写下了,河床粗糙度、泥沙密度。 “河流流速,如果能够大于泥沙起流速度,那么泥沙就能被河流卷走,现在你按照这些条件分析一下,通过把淮河的水蓄到洪泽湖里,然后倒灌进入黄河河道,真的能够起到‘刷黄’的作用吗?” 宋礼有些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因为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不可能。 这就像是地上有一滩干涸的烂泥牢牢地贴在地面上,你用竹筒做的滋水枪从水盆里抽水,一次次地对准了慢慢冲,没准还能给它冲松动了,然后再铲走。 可是如果你用一盆水往上一泼,那大概率就是把干涸的烂泥变成了有点水分的烂泥,烂泥还是在地上,除了你的这盆水变得浑浊了,不会有其他的什么改变。 “那怎么办?” 姜星火摇了摇头,只说道:“没办法,不要想‘蓄淮刷黄’了,老老实实用束水冲沙法,在黄河两岸建立大堤,关键部位用钢筋混凝土建,把黄河和淮河的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