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62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22节 (第3/8页)

纷纷,父亲大人可知晓什么消息?”

    “无非就是些怪话罢了,以我观之,有理有据的都甚少,都说大明儒学是最繁盛的,可现在看来,不过尔尔。”

    胡季牦说的倒也不都是吹牛,毕竟他的水平确实很高,在安南的思想界第一的水平保持了很多年,是独一档的存在,如今随着元末明初那批儒者的凋零,就像是大小年一样,大明的思想界也进入了小年,出类拔萃的人才并不算多。

    说着,胡季牦把这些日子在《永乐大典》编修组听到的话挑比较有印象的,又复述了下。

    纯粹阴阳怪气的,那就是“颇见推许,亦有微词(我不服但是我捧杀)”,“老宿推服,末学惊骇(我们不敢说话罢了,座下年轻人代表我们反对)”。

    有些条理的,那就是“一人之派不应自歧”,也就是不认为存在“两个孔子”这种现象。

    至于稍有论据的,则是认为“将孔子的学术谱系按经文专项来分,两汉确实存在,但要是按地域来分为燕赵、齐鲁,则是大谬,又非《明报》之武侠小说划分派别”。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但他们说话没用。

    原因也简单,有骨气你修《永乐大典》别领钱署名啊!

    “《永乐大典》这第一卷,就快要修好了,盛世修书,大明的国力,真是让我们望尘莫及。”

    胡季牦一时感叹道:“非止是《永乐大典》,这注六经,同样是靡费巨大的工程,安南怕是一个都支撑不起来,你们说,若是没有姜星火弄得这些钱,便是大明,又能禁得住如此花费吗?一年折算成白银有几百万两,真是想都不敢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