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72节 (第4/9页)
已经死在诏狱里的王叔明,而是问的今日众人,觉得大明真的需要这些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愈发繁杂的物质欲望吗? 这是一个相当有深度的问题,哪怕是姜星火也不能否认。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市民,或是工人,亦或是农人,都不需要思考这种问题,因为意义实在是不大。 但对于在座的这些大明几乎是排名最靠前的大儒们,这些思想界、学术界的精英们,这个问题,就非常有意义了。 发展经济或许是必要的,因为朝廷确实需要钱,但发展经济,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传统的、相对“淳朴”的世风所造成的巨大改变。 “诚如国师‘破窗效应’所言,越来越多的物欲,便如一阵又一阵秋风,若是今日不严防死守,堵住窗户,而是任其所破,恐怕等到道德风俗不存之时,一切就都晚了.到了那时候,哪怕想要补救,怕是都悔之晚矣。” “理欲之辨”,这个辩题的出现,并没有出乎姜星火的预料。 而对于这个程朱理学信徒们胜率非常高的辩题,姜星火也并非毫无准备。 看着孔庙,姜星火抬起头,开始请神。 很快,在他脑海中的诸多思想家中,出现了三个身影。 ——明末三先生,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 来吧,就是你们了! 第515章 理欲 理欲之辨,即伦理道德与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欲望之间关系的争论,是宋明时期伦理思想争论中的核心命题之一。 不过由于今日的太学之会是群体论战,所以自然也有其他人说话的机会,姜星火抛砖引玉之后,并不急着用“破窗”来论证些什么,更不急着先请神开大。 解缙沉吟剎那,一马当先道:“好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