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654节 (第3/9页)
火药炸内城相威胁,逼迫荷兰人出降。 看着眼前土石结构的棱堡,国公们似是看出了点门道,又好像没看出来什么。 棱堡,又被称为“星堡”,这玩意在姜星火前世是义大利人在文艺复兴晚期发明的,主要就是将传统的四方城墙改成凹多边形,将圆形城楼改成棱形堡垒,消除了城堡的火力死角,这样无论从哪个地点攻城,都会遭到两个以上火力点的交叉火力覆盖.而棱堡的改进版是荷兰人做的,正值荷兰人从西班牙独立的八十年战争,经过实战检验,荷兰人选择了降低堡垒高度,加厚墙体,然后将堡垒外墙同地面的夹角筑成钝角,这样不仅防炮,还能对抗火药炸城。 而姜星火魔改出来的棱堡,考虑到了这个时代没什么火炮,所以没有选择大幅降低墙体高度和加厚墙体厚度,因为这种修的既低矮又特别厚实的墙体主要是用来对抗火炮直瞄的,现在哪怕是帖木儿帝国,也没什么直瞄火炮,所以适当加厚就可以了,更多的是把外墙修的有棱有角、凹凸不平,这样跟传统的平直城墙相比几乎完全消除了射击死角,任一一方来敌都会遭到多角度、多方向的火力打击,把棱堡打造成一个杀戮机器。 这种棱堡,跟义大利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早期棱堡基本类似,不过自给自足方面更胜一筹,相当于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堡垒群,地下室、仓库、水井等建筑一应俱全,后勤物资的标准差不多是一千人在非配给制下驻守半年,亦或是配给制下驻守一年。 先在甘肃的河西走廊修上一连串,剩下的就可以在北部边境线和海外据点修了,效果肯定比传统的四方形城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