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_大明国师 第45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国师 第451节 (第7/7页)

界出战有意见者,现在还可及时提出。”

    听着高逊志慷慨的陈述,众位大儒沉默不语。

    片刻后,才有一位前翰林院编修轻咳一声,道:“高太常,兹事体大,非同寻常啊。”

    这是还在提醒高逊志,怕曹端关键时刻掉链子。

    高逊志似乎没听懂,他抬起了头:“义之所在,不得不往。”

    这位前翰林院编修皱起眉头,似乎想劝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没有说话,因为在场不乏聪慧之人,很快就看透了其中的含义。

    在场都是饱读诗书的人,对高逊志的话,自然心知肚明,不禁面面相觑。

    今日第一场就是“义利之辩”。

    何为义?

    义是孟子思想的中心,强调理想,强调在不同的境遇下能做到以义为本,确立舍生取义的人生目标。

    而道统,无疑就是这些理学家不得不维护的“义”。

    义之所在,曹端赌上一切来维护,不仅是“不得不往”,更是“非往不可”。

    而从事功源头的王安石,到二程,再到继承二程学问各一部分的朱熹和陆九渊,都重视义利之辨,宋儒受到孟子义利观的影响,希望将义利问题作为道德修养的标准,从而能够恢复三代之治,重建合理的庙堂秩序。

    放在今天的变法之争的背景上,更显得矛盾尤为尖锐。

    此次辩论,争辩的不仅仅是学术,更是庙堂未来走向在道统上的正确与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