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551节 (第6/8页)
到了东花厅,西花厅是三法司主官们喝茶休息的地方,而这里则是作为钦差的姜星火单独待的地方。 在案件审理之前私下接触当然是不合规矩的,但如果是宣旨,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下官拜见国师大人!”那刑部主事对着姜星火行礼道。 姜星火点了点头,摊开手中卷着的圣旨说道:“陛下口谕,李至刚接旨。” 嗯,口谕也是得落到纸面上的。 李至刚赶忙叩首参拜。 “奉天承运皇帝,谕曰:着李至刚好生交代,该是你的,便认下来;若有乱扣罪名的,也勿含混过去。再有不晓得的事情,可当堂告与国师知道。” 冷知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断句是错的,正确的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且截止到永乐元年的今天,只有明朝是这么用的,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用的开头是“长生天气力裹大福瘾护助裹皇帝圣旨”,宋朝的开头则是常用“朕绍膺骏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而泰山封禅的宋真宗以前的唐宋时期,圣旨开头则大部分时间跟皇帝没啥关系,用的是“门下:”作为开头,只有即位诏书才会用皇帝开头。 而且皇帝很少发“诏”,诏书是要颁行天下的;“制”则是皇帝自己草拟或书写的,表达重视;“诰”和“敕”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品级,一品至五品用“诰”,六品至九品用“敕”;“谕”就比较随便了,应用场合极为广泛。 李至刚听了这道口谕,哪还不晓得是什么意思,登时心里的大石头就落了地。 该说的说,不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