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骨_2478 曼彻斯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478 曼彻斯特 (第3/5页)

和解的结果,希望李-钱德勒能够重新振作起来,但电影没有,就如同生活一样,我们不会找到一个结局,活着,就只能继续走下去。

    毋庸置疑,整部作品的重心都落在了李-钱德勒的身上,甚至可以说是一场独角戏,演员的成败至关重要。

    上一世,卡西-阿弗莱克出演了这部作品,他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面瘫演技”——与他的亲哥哥本-阿弗莱克不同,卡西从出道第一部作品开始就展现出了自己演技的细腻,从眼神到动作的情绪渗透非常出色。

    早在2007年,卡西就凭借着“神枪手之死”和“失踪的宝贝”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前者甚至一举为他赢得了首次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在那之后,他也始终在独立电影领域活跃,不断打磨自己的演技。

    卡西的表演细腻而温柔,在不动声色之间,总是能够通过眼神呈现出情绪的层次,这对演员来说并不容易。

    “海边的曼彻斯特”这部作品,整体基调是悲伤的,但悲伤也具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表现方式,不见得只有落泪才是悲伤,也不见得只有哀嚎才是痛苦,更多时候,心碎无声。卡西无疑成功做到了。

    就蓝礼个人来说,“爱乐之城”与“海边的曼彻斯特”都是非常非常喜欢的作品,几乎可以说是并驾齐驱,但如果从演员角度出发,“海边的曼彻斯特”还要更胜一筹,就好像“爆裂鼓手”胜于“爱乐之城”一样——

    角色的表演空间更加宽广。作为观众和作为演员,审视作品的角度是不同的。

    当初在拍摄“超脱”的时候,其实蓝礼就期待着“海边的曼彻斯特”了,因为两个角色都是在面瘫状态之下呈现出一种悲伤和绝望,而“海边的曼彻斯特”甚至比“超脱”还要更进一步,悲伤的层次和力量都更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