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节 (第6/8页)
了州-郡-县三级制度,数个郡属于一州,州设置州牧,皇帝只需要管州牧,然后州牧再去管郡守。 而大唐目前实行的是朝廷-州-县制度,也就是在地方上实行州-县两级制度,可大唐又比汉朝更喜欢对外扩张,所以目前大唐有三百五十八个州,是汉朝郡数的两倍有余,汉朝郡太多都管不过来,更别提唐朝了。 所以大唐有学有样,太宗将天下划分为十道,李隆基有在前几年分天下为十五道,各道设置监察使监督各州刺史。 这次改州为郡,就是正式将州-县两级制度改成了道-郡-县三级制度,据李长安所知,朝廷也的确要在各个道设置稳定的监察使,而不是像先前一般监察使两三年一换了。 而监察使,就是节度使的前身,监察使只要能获得朝廷给予的“节”,就能升级成节度使。 李隆基在政治上是个天才,李长安一直相信这一点。 比如这回改州为郡,就切实解决了现在大唐的许多问题。 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压力,以后各道区域的中小型工程建设就不用再上奏朝廷了,比如往后要是荆州再想要大兴水利也不用再上奏朝廷,等朝廷再统一顺便拨一笔钱了,荆州太守可以直接告诉监察使一声,然后就能动工了,朝廷也不必再拨一笔钱了。 还能让各个地方遇到事情反应更快,比如边关想要发动小型战争不必再禀告朝廷当然在边关不用从监察使往上升,而是直接设置了十节度使制度,给边镇节度使的自主权更大。 先前洛阳水灾,想要开仓赈灾就需要上报长安城,朝廷同意后才能开仓放粮,改州为郡后,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