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8节 (第3/7页)
上官。” 语气颇为落寞。 李隆基哂笑:“只怕要让爱卿失望了,朕有意任命你为山南东道监察使,爱卿只怕没机会‘叱责上官’了。” 李隆基倒不是仅仅因为感情就升张九龄为山南东道监察使,而是还有其他原因。 一来张九龄的确是个人才,五年时间就能将荆州税赋翻一倍,还曾是辅佐他缔造盛世的宰相,张九龄当一个山南东道监察使算起来都是屈才了;二来则是维持朝堂平衡,三足鼎立才平衡,如今朝堂上却只有太子党和右相党,李隆基有心维持平衡,所以朝堂上就要有第三方势力;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隆基认为张九龄对大唐完全忠诚。 不喜欢张九龄直言犯上归不喜欢,李隆基还是知道张九龄这些人是因为对大唐忠心耿耿才会劝谏他,只是如今李隆基更喜欢李林甫和安禄山那种形式的忠诚,而不太喜欢直臣形式的忠诚罢了…… 李隆基认为这是因为张九龄这些人太不知道变通,人总是会变的,先前他是太子,张九龄效忠太子合适,可如今他是帝王,张九龄再和太子走得近,就是对他不够忠诚了。 可这不妨碍张九龄对大唐的忠诚,他不会让张九龄做他的近臣,却愿意让张九龄担任一道监察使治理一方。 离开了兴庆宫,张九龄便径直去了吏部,张九龄在长安没有宅院,开元二十五年离开长安时,张九龄以为他这辈子再也不会回到长安城了,就把他先前居住的院子卖了。 所以如今张九龄只能住在为述职官员提供食宿的驿馆都亭驿中。 只是一踏入吏部大门就见到了jianian臣,张九龄皮笑rou不笑,也不给李林甫好脸,只是口头冷冷道:“见过右相。” 李林甫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