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515节 (第2/6页)
究,还快速取得了突破。 之后肯定会有新的突破,比如找到了第三组质数对节点。 现在还被分为了三个问题,肯定会吸引大量数论、函数论等方向的学者参与研究,未来在数学领域的影响力,或许会超越黎曼猜想。 这类重大的数学问题,历史上来说,往往都是年老的数学家提出来,或者是在某个数学家的‘遗物’里发现的。 现在就不一样了。 高次质点函数是王浩塑造出来的,而王浩的年纪才刚过三十岁,甚至才刚进入‘数学家的巅峰期’,那么…… 研究上的问题,直接问王浩不就好了? 科学院数学所的几个教授都是这么想的,他们讨论来讨论去,不确定要研究什么方向,后来杜海滨教授就干脆说道,“我给王浩打个电话!” 其他人顿时反应过来。 他们不确定要找什么方向做研究,但完全可以问王浩本人啊! 如果谈起对高次质点函数的理解,还有谁比的上塑造函数的王浩呢? 杜海滨和王浩见过好几次,也能算的上是学术上的朋友了,他有王浩的联系方式,但想要接通电话还是要先找陈蒙檬。 陈蒙檬听到对方是科学院数学所的教授,就干脆直接来了办公室,把电话交给了王浩。 杜海滨倒是没什么不好意思,他就是想和王浩交流一下高次质点函数的问题,也希望王浩能点出个好方向,就干脆直接问道,“王院士,我想问一下高次质点函数的研究问题。现在国际主流说三个问题,您觉得哪个方向更好?” 他指的是安德鲁-怀尔斯总结的三个问题。 王浩听罢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