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77节 (第3/6页)

   何毅连续说了很多,大部分都是对于材料的介绍。

    之后每个人开始发表意见——

    “我认为可以从普通位置导体的宽度上下手,添加一层薄……”

    “可以直接改变布局,百分之二十标准的布局,或许……”

    “还可以在整体形状上做改变?如果材料充足,我们可以奢侈一下,现在的实验相对简单了很多,每一次的耗费也大幅下降……”

    最后一条是刘云利说的,也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

    最开始做交流重力实验,每一次都会耗费大量的经费,几十万起步是基础。

    现在不同了。

    试验经费大幅减少,一方面是因为材料材料是邓焕山的实验组提供的,自然就没有成本可言。

    另外,就是温度控制的问题。

    ca005的超导临界温度为93k,使用常规液氮做降温手段就足够了,费用自然是大大降低。

    现在他们甚至可以把每一次实验的耗费控制在五万以下,大部分耗费都是设备、材料布局修正以及电费。

    当然人工成本也会算在内,只不过人工成本不是直接费用。

    在讨论会议上,王浩和其他人不断的交流意义,也收集了大量的正确想法,然后就以此制定了实验方式。

    实验准备需要一天时间,而实验地点就在后排新修建的实验中心。

    第二天,王浩直接参与到了实验中,他旁观了整个实验过程,随后眼看着检测指针,指到了超过‘五十’的位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