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77节 (第1/6页)
其中包括刘云利、薛常、肖新宇、阮伟平、向乾生、何毅、颜静…… 等等。 两个组团队,总计有二十多个研究员、副研究员。 好多人很早就来了会议室,他们都在讨论着即将开始的研究。 刘云利和何毅没有直接说明,但还是透露出了一些消息,说研究会和原来的提升交流重力强度类似。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非常的期待。 自从交流重力实验被正式公开以后,交流重力实验组是很郁闷,实验被公开的当天,他们可以说处在了巅峰,然后就快速的下滑,后来都不受关注了。 这主要是因为,大方向的重心投入到了超导相关的研究中,而他们似乎是变成超导材料实验组的‘材料性态检测机构’。 本来是很高大上的反重力研究,结果却沦为了附带的检测机构,每个人都感觉非常的郁闷。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反重力相比有些太过高大上,哪怕是继续研究提升也不会太大,普通的提升真的只是数字而已。 30%、40%,又有什么区别呢? 总归是都不能够应用,而想要提升到应用层面,前提还是超导技术的蓬勃发展,才能支持提供更实用的材料。 超导领域的研究就不一样了。 当有了能够应用于工业、超导临界温度更高的材料,就可以让和电有关的科技得到蓬勃发展。 所以研究中心毫无疑问会倾向于超导,大量的经费也投入到超导领域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