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98节 (第5/6页)
第二吧?到时候,也许成果上还能有我的名字……” 汪承林满是期待的憧憬着。 另一边。 杜建华和汪承林的想法同出一辙,他也念叨着,“这个汪承林,真是脑子有病,还骨气?还自由?有经费才有自由!” “也幸好啊……” “我们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加入项目中,肯定能拿到大量经费,到时候……” …… 王浩来参加会议的目的,就是找个集体的场合,说明一下研究方向,并说服其他实验团队,一起加入到系统性研究中。 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当天就有好多实验团队负责人找上门,拍着胸脯表示一定会加入项目中。 更甚至…… 晚上回到酒店的时候,他还连续接到两个电话,一个是来自汪承林,另一个是杜建华。 两人都说明白天人太多,没办法和王浩详细的说,但是只要项目申请下来,基础科学中心(科学院超导重点实验室)一定会加入其中。 王浩都感觉怪怪的,他也没有多想,两家最大型的团队决定加入肯定是好消息。 更多的团队加入,才能更快的进行实验,收集到更多的数据来完成研究。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王浩继续参加会议,只不过内容大部分和他没关系了。 后续的会议讨论的都是政策、方向性的问题。 最后一天的内容很有意思,是确定两个超导的应用项目,一个是电力相关的‘超导储电工程’,另一个则是组建超导电动机研究组。 后者只是个应用性的小研究,只要有材料供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