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398节 (第2/6页)
也没意义,我感觉方向还是不确定,即便理论说的通,但半拓扑理论已经很清晰了,难道还能更进一步?” “应用上也一样,都已经制造出120k的材料,还能制造出150k,200k?” “不可能的!” “项目根本没多大意义……” 最后谈的是超导的发展问题,其实不止是杜建华和汪承林这么看,好多人都是这么看的。 现在已经有了半拓扑理论,弱化霍奇猜想的研究,让理论更进一步简化,但简化也只是数学计算分析领域,实际上并没有质的突破。 应用上来说,已经制造出超过120k可用于工业的高温超导材料,后续再想有进步就很难了。 好多学者都认为,超导材料也是有瓶颈的,也许后续几十年、上百年都无法再进行突破。 常温超导,暂时依旧只存在于想象而已。 汪承林和杜建华你一句、我一句,都表示自己对项目没兴趣,觉得王浩是在异想天开,他们否定项目、否定方向,也断言自己不会加入到项目中。 他们倒是没有质疑项目是否能申请下来。 这是王浩开口说起的项目,他他的个人影响力,审批肯定是没有问题的,甚至可以说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现场的反应和他们的说辞完全不同。 当王浩说完了所有内容以后,会场内顿时响起了极为热烈的掌声,鼓掌最激烈的,就是一些中、小型实验室的代表。 他们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不是每一个团队都是大型实验室,国内能说是大型超导研究中心的,就只有凝聚态物理研究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