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7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73节 (第6/6页)



    之前国际物理界普遍认为,之所以找不到重子cp破坏信号,是因为检测的精度不足。

    谱仪探测实验组的检测精度,已经是国际最高水准,只是制造出的超子数量比较少,而设备已经摆在那里,再想提高检测精度和超子数量,再过上几年,等项目结束都很难。

    现在有了新的成果,而且是影响整个cp破坏研究的成果,还能强行拉着其他cp破坏实验组一起结束,听起来似乎也很不错。

    而且,王浩的分析成果,能帮助他们找到新的研究方向,比如,科西超子的衰变信号为什么会突然消失?

    所有数据都表现出了一致性,就必须要仔细研究了。

    王浩认为是空间湮灭力的作用,但只是他个人的判断,而作为粒子对撞研究的实验组,他们不能主观的下结论,而是要针对性的去进行实验,来寻找新的证据。

    同时,这对于粒子标准模型是一种冲击和增补。

    冲击,是粒子标准模型中一些定义要变换、修改,增补自然不用多说,就是添加内容。

    粒子标准模型并不是一个完善的定义,而是一大堆微观物理的解释以及微观粒子的集合。

    自然界中存在四大基本作用力,强力,弱力,电磁力以及引力。

    科学家都知道这些力的作用,但如何从本质上去诠释它们呢?这就需要粒子标准模型了。

    简单来说,粒子标准模型就是去从本质上去诠释四种相互作用力。

    其中,引力,暂时被排除在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