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436节 (第3/7页)
传下,有更多的人支持起了帕森斯的理论。 舆论上也出现了很多声音,“暗物质当然存在,帕森斯才是正确的。” “谁也不能否认王浩的权威,他是湮灭理论的创造者,他以数学的方式发现了湮灭力,但是,任何一个学者都不可能不犯错误,在暗物质的研究上,王浩是错的。” “莱德利-帕森斯,是非常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也被认为是湮灭理论的第三人……” “在完成了暗物质的研究后,他也许已经超越了保罗菲尔-琼斯……” 这当然只是少量学者的说法。 只要对比保罗菲尔-琼斯以及莱德利-帕森斯的成果,甚至只对比两人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影响因子,就能发现莱德利-帕森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之所以有些学者会吹捧帕森斯、贬低保罗菲尔-琼斯,只是因为保罗菲尔-琼斯是在西海大学做研究而已,好多研究还是和王浩合作完成的。 科学家,是有国界的。 在很多西方学者眼里,保罗菲尔-琼斯能称作是‘半个叛徒’,甚至一个弦理论的顶尖天才,湮灭理论的‘二号’人物,竟然到中国的大学工作,不是叛徒是什么呢? 更多的人则注意到了另外很关键的一点—— 理论分歧。 “湮灭理论内部第一次产生了分歧,而且还是在王浩和其他研究者之间。” 曼彻斯坦大学著名教授罗伊-赫本,在推特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项有影响力的事物,包括国家、宗教、学派,也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