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1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11节 (第5/5页)

给项目成果打上‘运气’标签。

    即便牵扯到项目的争夺,手段也显得太下作了。

    另一边。

    向乾生已经买好了机票,准备离开首都回去了。

    没有人想当坏人,向乾生当然也是一样的,他也知道自己做的有些过份,但有些事情是必须要争的。

    争,才有机会;

    不争,连机会都没有。

    超导物理的机制研究,可不像是数学理论研究,闷在办公室都能有成果。

    这种研究需要不断投入进行实验的。

    向乾生出身科学院电工所,是电气科学技术领域专家,后来加入到超导实验室,一直跟着做大型研究项目。

    有了十几年的经验,向乾生也在项目中,混上个三把手、四把手,但他还是不甘心,因为一切的荣誉,都属于率领团队做项目的人。

    三把手、四把手?

    哪怕是项目的二把手,成果上有个名字就不错了,被关注的永远都是项目的直接负责人。

    如果持续跟着其他人做项目,一辈子都只能是个普通研究员。

    有些人甘愿默默的奉献,待在团队里和其他人一起工作,但向乾生可不是这种人,他希望能在事业上更进一步。

    只要担任大项目的负责人,就能带领团队完成研究,获得国际性的成果。

    然后就是获奖、职位提升,评院士……

    等等。

    那才是他的追求!

    向乾生知道,眼前的机会也可以说,就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以他的水平、资历来说,实验室方面肯定愿意投入经费,跟着他去‘赌上一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