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621节 (第1/6页)

    小球的表面沾染了金属,就具有了导电特性。

    这个过程利用的是材料特性。

    在去往湮灭力场实验基地的路上,王浩的脑子里一直思考着夏国斌所说的过程,他觉得微球的制造和颗粒性材料是存在某种共通性的。

    微球制造利用的是材料物理特性;

    导电过程中,材料内部形成半拓扑结构,也同样是一种微观的物理特性。

    如果能制造一种强电压的环境,把融化的金属材料放置在其中,只要有足够强度的电流通过,融化的金属材料内部也会形成一个个半拓扑结构。

    这种状态下,利用某种物理手段,是否能分离出一个个和半拓扑结构类似的金属颗粒?

    “颗粒性设计,是依照激发反重力的材料布局设计的,但实质上,是无限趋近于导体内部的半拓扑结构。”

    “半拓扑结构是物理特性,和离子晶格存在关系,但又不完全一样,可以认为是可被挤压的键位结构……”

    “超导状态下,半拓扑结构就会被压平,会让大量的电子无阻碍通过,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半拓扑结构会对于电子活动造成某种限制……”

    “那么特殊高电压环境下,半拓扑结构和外在物理干涉,也可能会产生某种连续……”

    王浩仔细的思考着,最后确定道,“这种技术肯定很难。但如果要制造微米级的颗粒性材料,这可能是个很好的方向。”

    他已经到了实验基地。

    这次来实验基地的目的,是进行材料的直流反重力测定实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